发布时间:2025-10-15 18:01:02    次浏览
古玩鑫来源:视觉志(QQ_shijuezhi)部分配图古玩鑫编辑 明宣德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17世纪的某一天一份来自中国的快递跋山涉水终于送达了法国凡尔赛宫收件人接过账单看了一眼价格泪如雨下哆哆嗦嗦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个哭了的人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自诩“太阳王”,以有钱著称但自从迷上了中国海淘国库频频告急。这个让法国国王倾家荡产的宝贝就是以这只碗为代表的我们司空见惯而全世界都争相竞购的中国瓷 说到瓷,很多人就会想到青花瓷但瓷器并不是只有青花瓷这一种它包含好多种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组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因为所上釉的不同又分成好多种瓷工艺地域形成几大窑瓷有用做生活用具,有用做装饰物 清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2006年拍卖成交价为1.5亿港币无独有偶。走火入魔的不止路易十四。18世纪的德国有个萨克森王国他们的国王想要结婚 为了娶到爱瓷器的王后国王奥古斯都二世拿400个贴身卫兵和好邻居普鲁士国王换了12个青花瓷瓶也就是说大约30多个御前侍卫才抵得上下面这一个瓶子(配图是鬼谷子下山罐)在人口不多的小领地一口气放弃400个贴身保镖萨克森国王大约不是疯了就是命都不要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典故“禁卫军瓷” 元青山鬼谷子下山图罐2005年在伦敦以2.3亿人民币的竞拍价创造中国艺术品最高拍卖纪录瓷器可以强身健体可以试毒,可以治疗牙病可以止住鼻血……这些如今看来颇为荒诞的功效在17世纪以前却被很多欧洲人深信不疑以至于成为人人向往的圣物16世纪意大利画家乔凡尼·贝利尼的作品《群神宴》众神在林泉之间开怀畅饮画面中的三件中国瓷盘分明带有圣洁的含义 这只是当时全世界疯狂迷恋中国瓷的小缩影以至于,在很长时间里中国都是无数西方人魂牵梦绕的理想国 想象里的中国孔雀、芭蕉、凉亭、梳着长辫子的“满大人”,画面中的人和物似曾相识,却又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范儿。这是意大利巴勒莫中国宫的顶部壁画,18世纪,从东方回到西西里岛的商人和传教士,为国王带去了遥远中国的讯息。他没有机会亲自踏上中国的土地,于是,就在兴建这座宫殿时,特意从那不勒斯请来画工和建筑师,把想象中的中国变成了现实。 近千年来这由中国独创、中国制造从东印度公司源源不断地销往欧洲、西亚、东亚等世界各地的瓷器算是全世界公认的奢侈品 元 青花人物故事罐是欧洲王室间馈赠的最奢侈国礼公主出嫁时最高规格的嫁妆更是皇室贵族间拿来攀比炫富的对象 由于欧洲一直无法破译瓷器独到的制作工艺只能一掷千金的竞相购买所以这件“产品”几乎垄断世界贸易达1700年之久 唐 邢窑白釉罐瓷器真正盛行于世界,是始于唐朝当时作为世界第一都市的长安聚集了超过20万名外国使臣、传教士和商队他们惊叹于青瓷“色如青天” “温润如玉”浑然天成的简约色调及素雅的质感甚至大呼:东方是文明,而我们才是野蛮 唐 越窑青瓷刻划四系盘口瓶基本上出口瓷器都来自昌南镇也现在人们常说的景德镇于是按“昌南”音译成的 “China”自此,慢慢地就成为了瓷器和中国的代名词 南宋 龙泉青釉双凤耳瓶到宋代的时候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工匠们精益求精,日益精湛的技艺铸就了一种瓷器的传奇——龙泉青瓷 南宋 龙泉瓜棱荷叶盖罐不带任何多余装饰以素为美的极简风龙泉青瓷广销海外传说,同为工匠的哥弟俩因为弟弟嫉妒哥哥的才华在哥哥釉料里加了很多草木灰结果烧出来的青瓷竟带着各式各样的裂纹像冬日破裂的冰面看似残缺实则无意间创造了另一种美这就是著名的哥窑和冰裂纹青瓷当然弟窑的名气也不小它就是刚刚提到的龙泉窑 宋 哥窑贯耳尊元朝时期,疆域辽阔从内陆伸展到东欧、西亚当时方便的国际交流给瓷器工艺带来了新的灵感一种在波斯人那里叫做“苏麻离青”的原料被我们的祖先带回,杂糅交融创造了中国瓷器的巅峰之作——青花瓷 元 青花云龙纹象耳瓶 (一对)随着订单越来越多为了迎合制作出更符合欧洲审美的瓷器明清开始,五彩斑斓的绘画瓷大量涌现 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 清乾隆 粉彩九桃天球瓶 清乾隆 黄地洋彩轧道锦地折枝洋花玉壶春瓶手绘的瓷器成为明清时期的主流青花、五彩、粉彩,层出不穷能工巧匠们的智慧和创意将席卷世界的“中国热”推至顶峰 清乾隆 瓷胎画珐琅锦上添花人物碟18世纪,仅仅百年之间就有至少六千万件瓷器销往欧洲 清康熙 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在让整个世界都为之疯狂和高昂的价格下欧洲无以数计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也纷纷开启脑洞模式试图破解中国制瓷的秘方这一破解就破解几个世纪然后越走越远,越走越偏 宋 汝窑水仙盆一开始这些科学家们看着这温润如玉的瓷器手感上和玻璃很是相近于是乎天真地认为糊一层玻璃就可以发现这一点以后以玻璃工艺为特长的欧洲人兴高采烈地开始了各种尝试然而耐不住高温的玻璃一加热便化了 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盌后来用尽方法都没发现瓷器奥秘的欧洲人觉得这么贵,一定是金子做的于是他们兴致勃勃地烧完了一座又一座的金矿却一无所获 宋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洗直到一个叫殷宏绪的人出现这个人法国教会派往中国的传教士他苦心在景德镇卧底一蹲几十年,与村民和工匠同吃同住他将自己多年的观察先后写成两封信详细记叙了瓷器制作的秘密寄回法国1716年法国《专家》科学杂志刊登了他的信整个欧洲轰动了 宋 哥窑纸槌瓶这下,欧洲人终于明白这一切根本与玻璃和金子无关“瓷石是瓷器的肌肉而高岭土则是瓷器的骨胳” 殷宏绪说将瓷石和高岭土提炼后按照特定的配比糅合后进行1200-1380度的高温烧灼才会制作出如此晶莹剔透的宝物自此,中国制瓷的工艺不再是秘密 清康熙 天蓝釉百条缸24年后德国麦森瓷厂成功烧出第一只瓷瓶欧洲终于开始了自己制瓷的时代以三百年的时间迅速走完了中国瓷器几千年的探索之路随着近代中国制瓷业因技艺失传经营不善等原因而日渐式微时欧洲、日本、美国却扶摇直上垄断了高端瓷器的市场曾让我们引以为豪的China已沦落为仿品、赝品和劣品的代名词 逐渐消失殆尽的瓷都和老工匠是不是我们的步伐太快来不及慢慢学艺等不及推敲和思绪什么都等不得?是不是我们太急于求成不再有人秉持72道工序的匠人精神去耐心地精雕细琢?是不是我们淡泊的心境已不再被金钱和权势蒙蔽了双眼忘记了最初的初衷?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世而昨非我们惊叹于古瓷拍卖高昂的价格也无奈于衰败惨淡的现实。如此往后,不经自问今后中国还能做出惊艳世界的奢侈品吗?